俄总统新闻秘书:对俄制裁将扰乱国际能源市场对于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石油产品的制裁措施,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地时间2月3日表示,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将进一步扰乱国际能源市场,同时,俄罗斯也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据介绍,今后将采取三方面举措:抓监测帮扶落实,开展监测对象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实行分类帮扶;抓发展动力培育,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用好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抓帮扶政策完善,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
去年,面对疫情灾情交织叠加等多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吴宏耀表示,将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稳定农民工就业。刘焕鑫表示,硬件建设方面,要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为重点,并着力构建规划引领、风貌引导、农民参与三个机制。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化科技装备支撑,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向科技要产量、要产能。
唐仁健说,要加快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刘焕鑫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硬件、软件两手抓,对乡村建设作出具体部署。梳理发现,不少地方的一号文件也深刻体现了当地的重要特色。
力扩投资从近年稳增长工作实践看,扩大有效投资始终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上海将开展全球招商引资活动,举办潮涌浦江系列投资推介活动、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和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组织专业化招商团队赴海外精准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各地也把提振住房消费纳入到新一年经济发展框架之中。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涉及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共33项,包括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等八个方面。
江苏的一号文件则指出,要加大对省级及以上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可由地方政府根据职责权限作出承诺,制定并试行用地承诺制,在地方政府承诺兑现排污总量指标来源、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前提下,可实施项目环评承诺制审批。辽宁则鼓励二手房交易和新建商品房销售享受同等补贴支持政策,且提出了二手房带押过户等具体措施。
新春开年,全力拼经济成为各地共识,开局起势的冲锋号已然吹响。基于此,江苏明确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除了大力促进文旅企业恢复发展、创新发展,还重点提出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促消费活动,以及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例如,作为畜牧大省,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2023年1号文件《支持生猪、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出生猪和家禽产业是吉林省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猪肉和禽蛋是居民菜篮子的重要消费品。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基于此,各地借着政策红利的东风,既可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对新设5000万美元以上、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优质外商投资项目,按实际到位外资额不高于2%的比例给予奖励,最高奖励金额1000万元人民币。近来,诸多省份已印发一号文件,对新一年的经济工作明确发力点、叩响发令枪。江苏从个税、公积金、动迁安置、价格备案等角度落实了购房需求提振的支持,将2022年的房地产政策持续向下渗透落地。能源大省山西则发布《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这也是自2009年起,山西省政府连续15年以一号文件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力稳楼市房地产仍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提出的今年将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优化90条信号灯绿波带、建设100公里森林步道等内容引发关注。
同样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吃下定心丸的还有上海。新一年工作如何做?各地的新春一号文件可谓是对全年重点工作提纲挈领的部署。
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的《河北省2023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在全省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包括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16个,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000公里,其中对接路330公里等。《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共推出十项行动32条政策措施。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2023年上海将继续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手段。上海除了明确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满足房企融资需求外,还提出了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辽宁提出加大引进外资支持力度。春节假期,供需两旺的消费市场喜迎开门红,为消费信心的稳步回升与经济活力的持续迸发开了好头。
岁末年初,这一论断多次在重要场合被提及,引起市场极大振奋。力保民生北京和河北则将一号文件聚焦到民生。
力促消费消费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同时,上海还将通过购物节、文化节、艺术季、会展行业等消费场景多管齐下,全面恢复和提振消费。
2022年GDP迈上12万亿新台阶的江苏省,在《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涉12个方面共42条政策措施,旨在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运行率先好转。调整优化限制性政策和土地出让政策等表述也让人期待接下来的更多政策的推出。
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周晓阳介绍,江苏将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供给端重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促进供需良性互动;需求端重点是提升消费促进活动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消费潜力。趁热打铁,消费在多个省份的一号文件中被列为全年重点任务。东北经济第一省辽宁同样重视对消费场景的打造,在《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中,提出着力打造消费新场景、加大对县域商业和重点商贸流通市场主体支持力度等多项措施,多元化的消费补贴、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也已提上日程。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对于房地产的基调有所调整,稳增长、促内需的权重上升了,可以说政策扶持的力度超出预期。
其中提出,对个人消费者今年6月底前置换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万元财政补贴,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支付额10%、最高1000元一次性补贴。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对于江苏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意义重大。
文件就鼓励和支持生猪、家禽产业提出多项具体措施会议强调,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在统筹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端改革方面,会议表示,深入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权益类基金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在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出更多务实举措。
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深化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总体实施方案,扎实细致做好制度规则制定修订、在审企业平移、技术系统准备、监管转型、廉洁风险防控等工作,集全系统之力推动这项关乎资本市场全局的重大改革平稳落地。就如何更加精准服务稳增长大局,会议指出,增强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政策对科创企业的适应性和包容度。证监会官网2月2日发布消息,当日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同时,就如何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成效,会议提出,加强综合研判和前瞻应对,稳妥有序化解私募基金、地方交易场所、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协同打击金融乱象,净化市场生态。在坚守监管主责主业方面,会议明确,围绕全面实行注册制后的市场秩序和生态塑造,加强各条线监管力量统筹,提升监管效能,推动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督促行业机构完善合规内控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
日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大力推进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
今年1月,三峡枢纽通航货运量达1336万余吨,创三峡枢纽航运1月份货运量新纪录,其中三峡船闸货运量为1322万余吨,为投运20年来1月份货运量最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以上。春节假期,三峡船闸货物通过量304.71万吨,同比增长14.20%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大街小巷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